山中避暑和游元封夏日閒居十首

· 佘翔
何必探沧海,尼珠得比丘。 年虽过牧豕,心已老盟鸥。 纨扇堪题咏,酒杯但拍浮。 斋心浑不染,剥啄厌相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尼珠:佛教用语,指佛珠。
  • 比丘:佛教用语,指出家修行的男性僧侣。
  • 牧豕:古代指放牧猪只,这里比喻年少时的放纵不羁。
  • 盟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 纨扇:用细绢制成的扇子。
  • 拍浮:指随意地喝酒,不拘形式。
  • 斋心:指清净的心境,不受外界干扰。
  • 剥啄:形容敲门声。

翻译

何必去探索深邃的大海,佛珠已赐予了出家的僧人。 年纪虽已超过放猪的少年,心灵却已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去。 细绢扇子适合题诗作画,酒杯中随意地饮酒。 清静的心境丝毫不受污染,却厌烦了敲门声的打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中,“尼珠得比丘”和“心已老盟鸥”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满足,而“纨扇堪题咏,酒杯但拍浮”则描绘了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斋心浑不染,剥啄厌相求”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境的珍视和对世俗打扰的反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