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杭宪副兵备天津

天津桥北望京楼,金鼓东行节使舟。 日月昼悬沧海树,龙蛇春压九河流。 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 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津桥:位于今天津市,古代重要的交通枢纽。
  • 金鼓: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进退的器具,这里指节度使的仪仗。
  • 沧海树:比喻远大的志向或辽阔的视野。
  • 龙蛇:比喻英雄豪杰。
  • 九河:泛指众多的河流,这里指天下。
  • 贡篚:古代进贡的物品,这里指各地的贡品。
  • 旌旄: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旗,这里指军队的旗帜。
  • 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这里指宴席。
  •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站在天津桥北望京楼,节度使的舟船伴随着金鼓声东行。 白昼的日月高悬,象征着辽阔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 英雄豪杰如龙蛇般活跃,春意盎然,似乎要压倒天下。 百年的贡品从南极之地源源不断地运来, 万里的军旗高高飘扬,属于上游的军队。 不要笑我在宴席上谈论兵事, 我这个书生原本就不是为了封侯而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节度使东行的盛况,通过“日月昼悬”和“龙蛇春压”等意象,展现了辽阔的视野和英雄气概。诗中“百年贡篚通南极,万里旌旄属上游”表达了国家疆域的辽阔和军力的强盛。结尾“莫笑谈兵尊俎上,书生元不为封侯”则体现了作者不为功名,只为国家的忠诚和志向。整首诗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英雄事业的向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