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越

清晨发平越,雾暗山益密。 仆夫各相戒,路远恐迷失。 薄午游气清,参差众峰出。 鸡鸣溪谷中,始见崖上日。 云叶分杳冥,高原被华实。 秋风起丛林,兴怠乃非一。 悠悠远行游,历险难具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越:地名,今贵州省遵义市一带。
  • 仆夫:随行的仆人。
  • 薄午:接近中午。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杳冥:深远难见的样子。
  • 华实:指果实累累。
  • 兴怠:兴致和疲倦。

翻译

清晨从平越出发,雾气浓重,山峦显得更加密集。随行的仆人们互相提醒,因为路途遥远,担心会迷路。接近中午时,游气变得清新,高低不一的山峰开始显现。在溪谷中听到鸡鸣,才看到山崖上的太阳。云层分隔了深远的天空,高原上果实累累。秋风在丛林中吹起,兴致和疲倦交织,感受各不相同。悠长的远行游历,经历的艰险难以一一叙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从清晨到中午的远行经历,通过雾气、山峦、鸡鸣、太阳等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诗中“清晨发平越,雾暗山益密”一句,即以清晨的雾气和密集的山峦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时间的推移,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艰辛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深刻体验和细腻感受。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