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率然有二十韵

北风吹零雨,冬热雪不作。 二仪黯澹交,百川莽回薄。 沙霾翳白昼,远望何由豁。 六龙堕青冥,万象沦玄朔。 羲和扶日行,纡辔竟焉托。 神娲补天裂,鍊石恐遗落。 雨伯谁为诛,云师尔何恶。 前者十月交,震雷轰城郭。 岸条俱含柔,园卉乱吐萼。 农家忍朝饥,岁暮食篱雀。 岂无数亩禾,狼籍委秋雹。 徵求皮肉尽,枯骨待削剥。 妻孥在眼前,四季不得乐。 胡因见阳春,所虑转沟壑。 閒居值泥淖,展瞩翻萧索。 虽无长者辙,自闭寒士阁。 长阴下脩麓,暝色起孤岳。 喧啾后栖鸦,怅望暮归鹤。 世途纷转蓬,生计倚丛藿。 永怀昔人驾,冥心付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率然:随意,不加修饰。
  • 二仪:指天地。
  • 莽回薄:广阔而深邃。
  • 沙霾:沙尘暴。
  • 翳:遮蔽。
  • 六龙:古代神话中的六条龙,常用来象征天上的星辰。
  • 青冥:天空。
  • 羲和:古代神话中驾驭日车的神。
  • 纡辔:放松缰绳,比喻放松控制。
  • 神娲: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传说中补天的神。
  • 雨伯:古代神话中的雨神。
  • 云师:古代神话中的云神。
  • 震雷:雷声。
  • 岸条:岸边的树木。
  • 含柔:柔软。
  • 园卉:园中的花草。
  • 吐萼:花朵开放。
  • 岁暮:年末。
  • 篱雀:篱笆上的小鸟。
  • 狼籍:杂乱无章。
  • 委秋雹:被秋天的冰雹摧毁。
  • 徵求:征收。
  • 削剥:剥削。
  • 妻孥:妻子和儿女。
  • 閒居:闲居。
  • 泥淖:泥泞。
  • 展瞩:放眼望去。
  • 萧索:凄凉。
  • 长者辙:指有地位的人的车辙。
  • 寒士阁:贫穷的士人的居所。
  • 脩麓:长长的山麓。
  • 暝色:暮色。
  • 孤岳:孤立的山峰。
  • 喧啾:鸟鸣声。
  • 怅望:失望地望着。
  • 生计:生活的方式。
  • 倚丛藿:依靠野草。
  • 永怀:永远怀念。
  • 冥心:深思。
  • 寥廓:广阔无垠。

翻译

北风吹拂着零星的冬雨,冬日里热气腾腾,雪却未曾落下。天地间昏暗无光,百川广阔而深邃。沙尘暴遮蔽了白昼,远望之处无法明朗。六条龙从天空中坠落,万物的景象沦陷在北方的玄色之中。驾驭日车的羲和神放松了缰绳,不知将日车托付给了何处。传说中补天的女娲,恐怕遗落了炼石。雨神和云神,你们为何如此恶作剧?十月之初,雷声轰鸣,震动了城郭。岸边的树木柔软,园中的花草竞相开放。农家忍受着早晨的饥饿,年末只能吃篱笆上的小鸟。难道没有数亩的庄稼,却被秋天的冰雹摧毁得一片狼藉。征收的苛捐杂税让人皮肉尽失,枯骨等待着被剥削。妻子和儿女就在眼前,四季都不得快乐。为何见到阳光明媚的春天,所忧虑的却是转瞬即逝的沟壑。闲居时遇到泥泞,放眼望去只觉凄凉。虽然没有显贵的车辙,自己却闭门不出,如同寒士的阁楼。长长的山麓下,暮色笼罩着孤立的山峰。鸟鸣声中,晚归的鹤令人失望地望着。世间的道路如同纷飞的转蓬,生活的依靠只有野草。永远怀念古人的驾临,深思着广阔无垠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里异常的气候和农家的艰辛生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农家生活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神话元素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