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猎篇

周王八骏行万里,朝游昆崙暮沧海。驱霆策电遍天地,虎骤龙驰倏烟霭。 奔戎造父两为佐,大人王母遥相待。千金白狐来四荒,蝼蚁下国轻天王。 君不见秦皇叱咤役九有,海东驱石石为走。桥边孺子如妇人,博浪沙中铁椎吼。 又不见武皇旌旗日络绎,射蛟浔阳江水赤。五陵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天门嵯峨城九重,虎豹为卫蛟龙宫。紫微钩陈翼帝座,至尊秪合安高崇。 脱渊之鱼出山虎,白龙鱼服何劳苦。沉江距河势有然,万乘反遭匹夫侮。 君不见曹家老爽诚愚蒙,平生不识司马公。死生祸福在人手,宁能常作富家翁。 一门流血岂足惜,坐使神器归奸雄。昨夜昌平人梦天,龙文赤日绕燕川。 城中莫辩真天子,道上传看七宝鞭。腐儒为郎不扈从,愿奏相如谏猎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崙:亦作“昆仑”,山名。
  • :古代称西部民族。
  • 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
  • (shū):极快地。
  • 九有:九州。
  • 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紫微:星名。
  • 钩陈:星名。
  • (zhī):同“只”。
  • 白龙鱼服:比喻贵人微服出行而遭遇危险。
  • 愚蒙:愚昧不明。
  • 神器: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等。

翻译

周穆王的八骏马能行走万里,早上在昆仑山游玩晚上就到了沧海。像驱使雷霆和鞭策闪电般跑遍天地,像虎豹奔腾像蛟龙飞驰转眼间就消失在烟雾中。西部的戎人和造父两人作为辅佐,周穆王和西王母在远方相互等待。价值千金的白狐从四方荒远之地而来,像蝼蚁般的小国轻视周天子。你没看见秦始皇大声喝令统治着九州,在东海驱使石头让石头也能奔走。桥边的张良像个妇人,在博浪沙用铁椎袭击秦始皇大声怒吼。又没看见汉武帝旗帜每天络绎不绝,在浔阳江射蛟龙使江水都变红了。长安五陵的侠客少年晚上相聚,比试摸取弹丸击杀官吏还惊退躲避。天门高峻城有九重,有虎豹守卫还有蛟龙盘踞的宫殿。紫微和钩陈护卫着皇帝的宝座,天子只应安心处在高高在上的尊崇地位。逃脱深渊的鱼和出了山的虎,白龙化成鱼的样子出行多辛苦啊。自沉江到距河有这样的形势,拥有万乘之尊的皇帝却反遭受平民的侮辱。你没看见曹魏家族的曹爽确实愚蠢糊涂,平生都不认识司马懿。生死祸福都掌握在别人手中,怎能一直做个富家翁。一家人流血牺牲哪里值得惋惜,最终使得国家政权归了奸雄。昨晚昌平有人梦到天,龙纹红日环绕着燕川。城中不能分辨真正的天子,道路上传看七宝鞭。我这个迂腐的儒生作为郎官不随从护驾,希望进献司马相如那样的《谏猎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列举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如张良刺秦、曹爽的覆灭等,感慨权贵的兴衰和命运的无常。诗人描绘了各种威严的景象和传奇故事,表现出对权力与野心的思考。诗中强调了即使是尊贵如天子,如果不谨慎行事,也可能遭遇危险和屈辱,同时也借用典故暗示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和危险。最后表达了自己作为臣子对统治者的谏言之意,整首诗富有历史感和寓意,语言雄健且意境宏阔。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