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毡袜(zhān wà):用毡制成的袜子。
- 木盔(mù kuī):木制的碗或容器。
- 微诚:微小的诚意。
- 相酬答:相互回报。
- 经营:筹划管理,这里指准备。
- 千般滋味:各种不同的味道。
- 呜咂(wū zā):品尝,品味。
- 恬淡真人:指心境恬淡、超脱世俗的人。
- 朴纯菩萨:指心地纯洁、无杂念的菩萨。
- 超达:超脱通达,指达到精神上的高境界。
- 铅汞(qiān gǒng):古代炼丹术中常用的两种物质,这里比喻修炼的功夫。
- 盈满:充满,达到顶点。
- 抛撒(pāo sǎ):浪费,丢弃。
翻译
我用毡袜和木碗来留下我的小礼物,用微小的诚意来表达我的回报。无论是什么样的茶饭,我都精心准备,各种美味都值得细细品味。
那些心境恬淡、超脱世俗的人,以及心地纯洁、无杂念的菩萨,都是因为这些物品而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境界。他们将修炼的功夫比作铅汞,收藏在心中,直到充满,绝不会浪费或丢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物品——毡袜和木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恬淡真人”和“朴纯菩萨”的形象,体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纯净的向往。通过“铅汞”这一炼丹术语的比喻,强调了修炼和积累的重要性,以及对成果的珍惜。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反映了元代道教诗人王喆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