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百字折桂令

· 白贲
敝裘尘土压征鞍,鞭丝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径入烟霞。 动羁怀、西风木叶,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昏鸦。 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曲岸西边,近水湾、渔网纶竿钓槎。 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满山满谷,红叶黄花。 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拼音

注释

此曲一说乃郑光祖之作。 弊裘:也作“敝裘”,破旧的衣服。征鞍:远行的鞍马。 袅:摇曳的样子。此句意谓游子疲倦无力,马鞭如芦花一样摇曳。 一迳:一直。 羁怀:游子羁旅的情怀。 蒹葭:芦苇。 写长空:雁飞空中,像在写字,故说“写长空”。长空,一作“高寒”,指天空。 纶竿:钓鱼竿。钓艖(chā):钓鱼的小船。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之曲,曲家紧扣清秋羁旅,穿插各种表现离人乡愁的意象,多用衬字,舒缓抒情的节奏。曲中之情哀婉绵丽,打动人心,与历代诗词中的羁旅名篇相比也毫不逊色。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敝裘(bì qiú):破旧的皮衣。
  • 鞭丝:鞭子的细丝。
  • (niǎo):细长柔软的东西轻轻摆动。
  • 芦花:芦苇的花,秋天时开放,呈灰白色。
  • 弓剑萧萧:形容弓剑的声音,萧萧指风声或落叶声。
  • 羁怀(jī huái):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木叶:树叶。
  • 蒹葭(jiān jiā):芦苇。
  •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 哑哑(yā yā):形容鸟叫声。
  • 钓槎(diào chá):钓鱼用的小船。
  • 纶竿(guān gān):钓鱼用的竿子。
  • 凄凉时候:指秋天的季节,景色萧条,人心感伤。
  • 离人:离别的人。
  • 天涯(tiān yá):天边,比喻极远的地方。

翻译

破旧的皮衣上沾满了尘土,压在征途的马鞍上,鞭子的细丝懒洋洋地摇曳在芦花中。弓剑发出萧萧的声音,一条小径直通向烟雾缭绕的山林。

西风中树叶飘落,秋水边芦苇摇曳,勾起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老树上,成群的乌鸦在黄昏时分归巢。天空中,三两行大雁发出哑哑的叫声,缓缓降落在平坦的沙滩上。

弯曲的河岸西边,靠近水湾处,渔网和钓鱼竿静静地放在小船上。断桥的东侧,靠近溪山的地方,竹篱笆和茅草屋构成了人家的景象。

满山满谷都是红叶和黄花,正是秋天景色凄凉的时候,离别的人却还在遥远的天涯。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离人的凄凉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西风木叶”、“秋水蒹葭”、“老树昏鸦”等,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美丽的秋日氛围。通过对细节的精确刻画,如“敝裘尘土压征鞍”、“弓剑萧萧”,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散曲的独特魅力。

白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