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 王哲
正好修行,得深深幽密,玄玄微妙。枢机是兹,仗此便成关要。惺惺了了。更做就、风流真俏。颜内少、元从亘昔,圆聚那般辉耀。 三光起初朗照。却于今认见,当本声调。清音洽浃响亮,转动七窍。昆仑出去,为一个、青童来召。金线钓。灵明授取,天书紫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惺惺(xīng xīng):机警,清醒。
  • 亘昔:自古以来。
  • 昆仑:神话中的仙山。
  • 七窍:指人体头部的七个孔窍,即两眼、两耳、两鼻孔和口。
  • 紫诏:紫色的诏书,常指神仙或帝王的书信。

翻译

正值修行的好时机,深入幽静密林,领悟玄妙的道理。关键在于此,依靠这个便能掌握要领。保持机警和清醒,更能成就风流的真谛。内心的少年,自古以来就圆融聚集,那般光辉照耀。

三光(日、月、星)初照,至今才认出,这正是原本的声调。清音和谐响亮,转动着七窍。从昆仑山出来,成为一个青童被召唤。用金线钓取,灵明之中,接受天书紫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修行者在深幽之地领悟玄妙之道的情景,通过“惺惺了了”和“风流真俏”表达了修行者的清醒与超脱。诗中“三光起初朗照”与“清音洽浃响亮”象征着修行者的觉悟与智慧。结尾的“金线钓”和“天书紫诏”则暗示了修行者被神明召唤,获得了天界的认可和指引。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修行者追求真理与超越的决心和成果。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