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王哲
两人斗胜俱夸会,路路相违。子细俟依。劫尽方知解了围。 愚迷不晓双关意,各自藏机。孰是孰非。却被傍观冷笑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胜:比试胜负。
  • 路路相违:每一步都相互违背,指双方的做法或观点完全相反。
  • 子细俟依:仔细等待依靠,这里指等待时机或依靠某种策略。
  • 劫尽方知解了围:直到危机结束才知道已经解决了问题。
  • 愚迷:愚昧迷惑。
  • 双关意:具有双重含义的话语或暗示。
  • 各自藏机:各自隐藏着计谋或意图。
  • 孰是孰非:谁对谁错。
  • 傍观:旁观者。

翻译

两个人在比试中都自夸高明,但每一步都相互背离。他们仔细等待着依靠的时机,直到危机结束才知道已经解决了问题。 愚昧的人不明白那些具有双重含义的话语,每个人都隐藏着自己的计谋。谁对谁错,旁观者只是冷笑,微微地看着这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两个人在比试中的行为和心态,揭示了人们在竞争中常常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忽视了对方的策略和可能的误解。诗中“路路相违”形象地描绘了双方观点的冲突,而“劫尽方知解了围”则表达了只有在事情结束后才能看清真相的无奈。最后,旁观者的冷笑反映了外界对这种无谓争斗的看法,暗示了争斗的荒谬和无意义。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和竞争本质的深刻洞察。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