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逍遥

· 王哲
物物拈来,般般打破。惺惺用、玉匙金锁。沥沥澄源,炎炎焰火。 盈盈处,上下倒颠换过。 妙妙神机,玄玄性果。清清做、静中堪可。现现虚空,灵灵真个,明明衮,光莹宝珠一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恣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 物物拈来:随意拿起任何物品。
  • 般般打破:一一打破,指超越一切束缚。
  • 惺惺用:清醒地使用。
  • 玉匙金锁:比喻珍贵的工具和坚固的障碍。
  • 沥沥澄源:形容水源清澈。
  • 炎炎焰火:形容火焰旺盛。
  • 盈盈处:充满之处。
  • 倒颠换过:颠倒变换。
  • 妙妙神机:神奇的机巧。
  • 玄玄性果:深奥的道理或结果。
  • 清清做:清清楚楚地做。
  • 静中堪可:在静态中可以达到。
  • 现现虚空:显现出虚空。
  • 灵灵真个:灵动真实。
  • 明明衮:明亮耀眼。
  • 光莹宝珠一颗:比喻珍贵而明亮的东西。

翻译

自由自在地,随意拿起任何物品,一一打破所有的束缚。清醒地使用珍贵的工具,解开坚固的障碍。清澈的源头如同沥沥细流,旺盛的火焰炎炎燃烧。在充满之处,颠倒变换,达到新的境界。

神奇的机巧,深奥的道理,清清楚楚地去做,在静态中可以达到。显现出虚空,灵动真实,明亮耀眼,如同珍贵而明亮的宝珠。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诗中“物物拈来,般般打破”表达了打破常规,超越限制的决心和能力。而“沥沥澄源,炎炎焰火”则形象地描绘了清澈与热情并存的内心世界。最后,“光莹宝珠一颗”作为全诗的高潮,象征着智慧和真理的璀璨光芒,体现了作者对精神自由和智慧追求的向往。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