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 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 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誇清雄。 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馀尺。 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 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 双车上下苦敦攧,百骑前后多惊惶。 天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 悬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 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 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 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 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山:指阿尔泰山。
  • 阴山:指天山。
  • 轮蹄:指车轮和马蹄,代指车辆和马匹。
  • 喧阗:声音大而杂乱。
  • 银山铁壁:形容山势险峻,坚不可摧。
  • 争头竞角:争先恐后,竞相显露。
  • 参天:高耸入云。
  • 森森:形容树木茂密。
  • 羊肠孟门:形容山路曲折险峻。
  • 敦攧:颠簸。
  • 悬车束马:形容山路险峻,车辆难以通行。
  • 磊落峭拔:形容山势高耸险峻。

翻译

在金山的东边是阴山,那里有千岩万壑和深深的溪流。溪边的乱石横卧在道路上,自古以来就不允许车辆和马匹通行。前年,二太子为了军事行动,修建了道路和桥梁,穿过了溪水。今年,我也要西行,车马喧闹地再次经过这里。银山铁壁重重叠叠,争相显露其清高雄伟。太阳下山时,仿佛可以近距离观看沧海;月亮升起时,似乎与天河相连。参天的松树笔直如笔管,茂密的树枝动辄百余尺。万株树木相互依靠,郁郁葱葱,却一片寂静无声。羊肠小道和孟门山压过了太行山,相比之下,这里的大略还算是寻常。两辆车上下颠簸,百骑前后都显得惊惶。天海似乎就在山顶上,百里之内的一切都清晰可见。悬车束马地西下山,四十八座桥低垂万丈。河南海北的山脉无穷无尽,千变万化,但规模都相似。然而,这座山实在是太奇绝了,高耸险峻,仿佛有神力相助。我来的时候正值八九月,半山以上都是雪。山前的草木温暖如春,山后的衣衾却冷如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从金山至阴山的旅行经历,通过对比山势的险峻与自然景观的壮丽,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界的壮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千岩万壑”、“银山铁壁”、“参天松”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壮观的山川画卷。同时,通过“车马喧阗”、“双车上下苦敦攧”等细节描写,传达了旅途的颠簸与不易。最后,通过对山前山后气候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多变。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赞美。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