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五首

夏来樊圃隔阴晴,谁与天工管不平。 一窟蛟龙时作怪,千年草木偶成精。 政疑沙界熬焦釜,未倒银河洗太清。 谁是苍生霖雨手,普将禹甸酿西成。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樊圃:篱笆围成的园子。
  • 天工:自然的力量。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生物,常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
  • 草木偶成精:指草木因长期生长而似乎有了灵性。
  • 政疑:政治上的疑惑或困难。
  • 沙界:指沙漠,这里比喻极端恶劣的环境。
  • 熬焦釜:比喻极度煎熬。
  • 银河:天河,这里比喻宏大的力量。
  • 太清:天空,这里指天空的清澈。
  • 苍生:百姓。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禹甸: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禹治水的地方。
  • 西成:指秋天的收成。

翻译

夏天到来,篱笆围成的园子里阴晴不定,谁能掌控这自然的不平? 一窟中的蛟龙时常作怪,千年的草木似乎也成了精。 政治上的疑惑如同在沙漠中煎熬,还未动用银河之力洗净天空的清澈。 谁能成为百姓的恩泽之手,普遍地使中国大地迎来秋天的丰收?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夏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思考。诗中“樊圃隔阴晴”形象地描绘了夏日天气的多变,而“蛟龙作怪”和“草木成精”则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元素,增强了诗的神秘感和想象力。后两句则转向对政治和社会的关切,通过“沙界熬焦釜”和“银河洗太清”的比喻,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苍生霖雨手”和“禹甸酿西成”作结,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