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融堂墓

安车束帛此招贤,梦冷冬窝又百年。 已自无人守坟墓,空令过客问山川。 时方大用文公学,士亦深排陆子禅。 回首蜀天清不尽,临风三酹一萧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融堂墓:指融堂先生的墓地。
  • 安车束帛:古代招贤纳士的礼仪,安车指平稳的车,束帛指用帛包裹的礼物。
  • 冬窝:指墓地,意指墓地冷清。
  • 文公学:指文公(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的学问或学派。
  • 陆子禅:指陆子(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官员)的禅学或思想。
  • 蜀天:指蜀地的天空,蜀地在中国古代指四川一带。
  • 三酹(lèi):古代祭祀时洒酒三次,表示敬意。

翻译

乘坐安车,携带束帛,前来此地招揽贤才,梦中的冬窝墓地又冷清了百年。 如今已无人守护这坟墓,空让过往的行人询问山川的名字。 当时正值文公学说被大力推崇,而士人们也深切排斥陆子的禅学。 回首望向蜀地清澈无边的天空,我在风中三次洒酒祭奠,心中感到一片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墓地的冷清和对过往学术争议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逝去贤才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中“安车束帛此招贤”一句,既展现了古代招贤纳士的盛况,也暗含了对逝去贤才的敬仰。后文通过对墓地现状的描写和对当时学术氛围的回顾,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怀旧和感慨的情感。最后,以蜀天为背景,通过“三酹一萧然”的动作,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哀思和无奈。

方一夔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