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赠友修炼六首

· 王哲
米面随时加减,汞铅依此抽添。三光真秀转甘甜。不请生情起念。 七子便铺金簟,九门各看银蟾。香烟盘绕玉峰尖。方得长生证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汞铅:古代道家炼丹术中常用的两种金属,汞即水银,铅为铅。
  • 三光:指日、月、星。
  • 七子:可能指七个关键的穴位或修炼的步骤。
  • 金簟:金色的席子,比喻修炼的场所或状态。
  • 九门:可能指人体的九个重要穴位或修炼的九个阶段。
  • 银蟾:指月亮,蟾蜍常被用来象征月亮。
  • 玉峰尖:比喻修炼者的头顶或修炼的最高境界。

翻译

米和面根据时间增减,汞和铅依照这个方法添加。日、月、星的光辉变得更加美丽和甜美。不需要特意去产生情感和念头。 七个关键点铺设金色的席子,九个重要门径各自观赏银色的月亮。香烟盘旋在玉峰的尖端。这样才能得到长生的证明和体验。

赏析

这首作品是元代道家诗人王喆赠予友人的修炼指南,通过具体的修炼比喻,如“米面随时加减,汞铅依此抽添”,指导友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修炼。诗中“三光真秀转甘甜”形容修炼后的心灵状态,而“七子便铺金簟,九门各看银蟾”则描绘了修炼的场景和境界。最后,“香烟盘绕玉峰尖,方得长生证验”强调了修炼的最终目的——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修炼的哲理和神秘色彩。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