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登德清谯楼

万马拥貔貅,暮登城上楼。 哀笳风送客,长剑月临帱。 阃外分边计,灯前借箸筹。 二城如可复,江面更何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
  • 哀笳:悲伤的笳声,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
  • (chóu):帐幕,这里指军帐。
  • 阃外:指城门之外,比喻边疆或战场。
  • 借箸筹:借用筷子来计算,比喻策划或筹谋。
  • 二城:指两座城池。

翻译

傍晚时分,我登上德清的城楼,眼前是万马奔腾,勇猛的军队如同神兽貔貅。风中传来悲伤的笳声,似乎在送别远行的客人,而长剑在月光下映照着军帐。在城门之外,我们分头策划边疆的战事,在灯火前用筷子计算着策略。如果能收复那两座城池,江面上的防御就更无忧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登上城楼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万马拥貔貅”一句,以神兽比喻勇猛的军队,形象生动,气势磅礴。后文通过“哀笳”、“长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边疆战事的紧张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切和对胜利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战略眼光。

朱德润

元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