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叹

· 杜甫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壮心:雄心壮志。
  • 零落:衰败,消沉。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 :寄居,暂住。
  • 兵常斗:战争频繁。
  • 江东客:指杜甫自己,因他曾在江东(今江苏南部一带)居住。
  • 穷猿:比喻处境困顿的人。
  • (háo):大声呼叫。
  • 雨雪:雨和雪,指恶劣的天气。
  • 老马:比喻年老力衰的人。
  • :害怕。
  • 关山:关隘和山岭,比喻艰难的旅途。
  • 武德:唐高祖李渊的年号(618-626)。
  •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713-741),这两个时期是唐朝的盛世。
  • 苍生:百姓。
  • 重攀:再次达到。

翻译

我的雄心壮志早已消沉,如今白发苍苍,寄居在人间。 天下战乱不断,我这江东的游子还未归家。 困顿的人在雨雪中悲号,年老的我害怕那艰难的旅途。 回想起武德和开元时期的盛世,百姓的生活怎能再次达到那样的繁荣?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杜甫晚年的悲凉心境和对过去盛世的怀念。诗中,“壮心久零落”一句,直抒胸臆,透露出诗人对青春已逝、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哀愁。后句“白首寄人间”则进一步以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天下兵常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江东客未还”则体现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末句通过对唐朝盛世的回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无法重现昔日辉煌的悲观预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的沉郁顿挫风格。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