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病中作

卧病当秋夕,悠悠枕上情。 不堪抛月色,无计避虫声。 煎药惟忧涩,停灯又怕明。 晓临清鉴里,应有白髭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卧病:生病躺卧。
  • 秋夕:秋天的夜晚。
  • 悠悠:形容思绪或情感的深远。
  • 不堪:难以承受。
  • 无计:没有办法。
  • 煎药:煮制药剂。
  • 忧涩:担心药味苦涩。
  • 停灯:熄灭灯火。
  • 怕明:害怕天亮。
  • 清鉴:清澈的镜子。
  • 白髭:白色的胡须。

翻译

在秋天的夜晚生病躺卧,枕上的思绪深远而悠长。 难以承受那美丽的月光,也没有办法避开虫鸣的声响。 煮药时担心药味苦涩,熄灭灯火又害怕天亮。 清晨临镜自照,应该会有白胡须生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病中秋夜的孤寂与忧思。诗人通过对月色、虫声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煎药、停灯的矛盾心理,表达了病中的无奈与焦虑。结尾的“白髭生”则暗示了时光流逝、老病相催的哀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诗歌的独特魅力。

李中

五代时南唐陇西人,字有中。为淦阳宰。工诗文,有《碧云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