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六日,辱陈敬初诸君枉顾,小饮敝楼,分得静字
葱肆不嗅荤,荜门惟习静。何此枉飞佩?诸君森相映。
方惭乏词锋,安知堕语阱?酒杯浅于脐,楼居小如磬。
敢云谐谑欢,遂忘跪跽敬。飞花落砚席,轻云拂麈柄。
舍坐或屡舞,分题各成咏。莫非江海士,行应丘园聘。
顾我拓飞蓬,更春不复盛。假如湛诚痴,何嫌宪非病?
相会苟不乐,明朝雪盈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
- 辱:谦辞,表示承蒙。
- 枉顾:屈尊看望。
- 荜门:用荆条竹木等编成的门,形容居处简陋。
- 习静:习惯于安静。
- 飞佩:佩玉飞动,形容来访者行走时佩玉的响声。
- 森相映:众多而相互映衬。
- 词锋:言辞犀利。
- 语阱:言语的陷阱,指容易说错话。
- 酒杯浅于脐:形容酒杯很小。
- 楼居小如磬:形容居住的楼房狭小。
- 谐谑:诙谐戏谑。
- 跪跽:跪坐的姿势。
- 砚席:砚台和坐席。
- 麈柄:麈尾的柄,麈尾是一种拂尘。
- 屡舞:多次起舞。
- 分题:分别命题作诗。
- 江海士:指隐居江湖的士人。
- 丘园聘:古代指隐士被征召出仕。
- 拓飞蓬:形容生活漂泊不定。
- 湛诚痴:深沉而真诚的痴迷。
- 宪非病:指遵守法度并非过错。
- 雪盈镜:形容明日可能下雪,镜面被雪覆盖。
翻译
在仲春的第六天,承蒙陈敬初等诸位先生屈尊来到我的简陋居所,我们在我的小楼里小酌,我分到了“静”字作为诗题。
我不闻市井的腥臭,只在简陋的门扉中习惯于安静。为何诸位带着佩玉的响声屈尊来访?诸位先生光彩照人,相互映衬。
我正惭愧自己言辞不犀利,又怎知自己会陷入言语的陷阱?酒杯小得不及肚脐,居住的楼房狭小如磬。
敢问我们之间的欢笑是否过于诙谐戏谑,以至于忘记了应有的恭敬?飞花落在砚台和坐席上,轻云拂过麈尾的柄。
有时我们会离开座位,多次起舞,分别命题作诗。我们莫不是隐居江湖的士人,行将受到征召出仕。
看看我这漂泊不定的生活,春天的盛景已不再。如果我深沉而真诚的痴迷,又何嫌遵守法度并非过错?
如果我们今天不快乐,明天的镜面将被雪覆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仲春时节,诗人与朋友在简陋的居所中相聚的情景。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朋友们屈尊来访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比市井的喧嚣与自己的宁静生活,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真诚友情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