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剡源少遇乐岁辛巳之秋山田可拟上熟吾贫庶几得少安乎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与邻人歌而乐之

去年秋事荒,贩籴仰邻州。 健者道路间,什伯成朋俦。 今年渐向熟,庶几民不流。 书生自无田,与众同喜忧。 作诗劳邻曲,有唱谁与酬。 亦无采诗者,此职何可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源: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剡溪(今浙江嵊州)一带的源头。
  • 辛巳:干支纪年,这里指公元1281年。
  • 上熟:丰收,指农作物收成好。
  • 贩籴:买卖粮食。
  • 什伯:十倍百倍,形容数量多。
  • 朋俦:朋友,同伴。
  • 庶几:或许,表示希望。
  • 民不流:百姓不会流离失所。
  • 书生:读书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邻曲:邻居。
  • 采诗者:古代有采诗官,负责收集民间诗歌。

翻译

去年秋天农作物歉收,我只能依靠邻州买卖粮食来维持生计。强壮的人们在路上奔波,成群结队,数量众多。今年渐渐有了好收成,希望百姓不再流离失所。我虽然没有自己的田地,但与大家一样分享着喜忧。我写诗是为了慰劳邻居们,如果有诗唱出来,谁来与我应和呢?可惜也没有采诗的人,这份职责我该如何履行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戴表元在元代时期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农业收成和民生的关注。诗中,“去年秋事荒”与“今年渐向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心。作为一位书生,作者虽然没有自己的田地,但他与民众同甘共苦,体现了他的仁爱之心。诗的最后,作者感叹没有采诗者,暗示了自己对诗歌传承的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