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寨谣

往闻淮西军食人,狗亦有寨屯如军。是时江南幸无事,尚谓传者言非真。 安知吾乡今亦尔,地方百里皆荆榛。三村两村犬成群,见人如见东郭㕙。 跳踉大啖猛于虎,跛跎高踞声狺狺。路旁青草堆白骨,天外飞鸢衔断筋。 征夫早去胆欲落,冤鬼夜哭情难伸。可怜性命葬馋腹,往往多是还乡民。 向来丧家狗绝食,遗骸或与狐狸分。乘时为暴至若此,此事千古同悲辛。 寝皮食肉不可得,张牙弄爪何由驯。虞廷九官分厥职,益必掌火山泽焚。 犬乎犬乎,胡不革尔心,全尔身。主尔主,邻尔邻,摇尾乞食仍相亲,毋使狗砦之名天不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狗寨:指狗群聚集的地方,这里比喻战乱中的混乱和野蛮。
  • 淮西军食人:指淮西地区的军队在战乱中出现食人的现象。
  • 东郭㕙(jù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这里比喻凶猛的狗。
  • 跳踉大啖(dàn):形容狗跳跃着大口吃东西的样子。
  • 跛跎(bǒ tuó):形容狗跛脚走路的样子。
  • 狺狺(yín yín):形容狗叫声。
  • 飞鸢(yuān):指飞翔的老鹰。
  • 断筋:断裂的筋肉。
  • 冤鬼夜哭:形容战乱中死者的冤魂在夜晚哭泣。
  • 丧家狗:失去主人的狗。
  • 遗骸或与狐狸分:指狗和狐狸争夺死者的尸体。
  • 寝皮食肉:指杀死动物后剥皮吃肉。
  • 张牙弄爪:形容狗张开嘴巴,露出牙齿,挥动爪子的样子。
  • 虞廷九官:指古代虞舜时期的九位官员。
  • 益必掌火山泽焚:指益是负责管理山林和湖泊的官员。
  • 革尔心,全尔身:指改变你的心意,保全你的身体。
  • 摇尾乞食:形容狗摇动尾巴,乞求食物的样子。

翻译

听说淮西的军队在战乱中食人,狗也有像军队一样的寨子。那时江南还算安宁,我还以为传来的消息不是真的。 哪知道我的家乡现在也是这样,方圆百里都是荒芜的荆棘。三两村子里狗群成群,见到人就像见到东郭㕙一样凶猛。 狗跳跃着大口吃东西,跛脚走路,高声吠叫。路旁青草堆满了白骨,天上的老鹰衔着断裂的筋肉。 征夫早早离去,胆战心惊,冤魂在夜晚哭泣,情感难以伸张。可怜的生命被狗吞噬,其中很多是回家的村民。 以前的丧家狗没有食物,遗骸可能被狐狸分食。乘机作乱到这种地步,这种事情千古都令人悲痛。 想要杀死狗吃肉却做不到,如何驯服这些张牙舞爪的狗。虞舜时期的九位官员各有职责,益负责管理山林和湖泊。 狗啊狗,为何不改变你的心意,保全你的身体。你的主人,你的邻居,摇动尾巴乞求食物,仍然相亲相爱,不要让狗寨的名声传遍天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江南地区的悲惨景象,通过狗寨的比喻,深刻反映了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狗寨”不仅是字面上的狗群聚集地,更是战乱中人性的丧失和野蛮的象征。诗人通过对狗的描写,间接反映了人性的沦丧和社会的动荡。诗末呼吁狗改变行为,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呼唤,希望人们能够恢复善良和秩序,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秩序的深切渴望。

谢应芳

谢应芳

元明间常州府武进人,字子兰。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