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陌

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 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 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歧。 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道:大道。
  • 逶迟:曲折绵延的样子。
  • 玉帛:古代用于祭祀的玉器和丝帛,这里指贡品。
  • 侯甸:古代指京城周围的地区。
  • 金汤:金属和热水,比喻坚固的防御。
  • 潘令:潘岳,西晋文学家,曾任洛阳令。
  • 阮生:阮籍,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以放达不羁著称。
  • 路歧:岔路,比喻人生的选择。
  • 铜驼:铜制的骆驼,古代洛阳的标志性雕塑。
  • 荆棘:带刺的灌木,比喻困境或乱世。
  • 索靖:西晋文学家,以预见性著称。

翻译

驱车行驶在洛阳的大道上,道路曲折绵延。 贡品源源不断地运往京城周边,城池坚固如金汤。 潘岳喜爱桃李,阮籍却常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 铜制的骆驼躺在荆棘之中,索靖却独自预知了这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洛阳的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周道逶迟”形容道路的曲折,暗喻人生的坎坷;“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则展现了洛阳的繁华与坚固,但“铜驼卧荆棘”却预示了衰败的来临。最后,“索靖独先知”一句,突出了索靖的预见性,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钱惟善

元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