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酸斋学士之西川

蓟北文章客,风流迥不群。 潮声秋别梦,月色夜留君。 三峡吞秦树,千峰抹楚云。 形骸捐水石,来往更殷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蓟北:指古代蓟州(今北京一带)以北的地区。
  • 文章客:指擅长文学创作的人。
  • 风流:这里指文采风流,即文学才华出众。
  • 迥不群:远远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潮声秋别梦:潮水的声音在秋天里唤起了离别的梦境。
  • 月色夜留君:月色在夜晚似乎在挽留即将离去的你。
  • 三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吞秦树:形容三峡的景色壮阔,仿佛能吞没秦地的树木。
  • 抹楚云:形容山峰高耸,仿佛能抹去楚地的云彩。
  • 形骸捐水石:形骸指身体,捐指抛弃,意为身体仿佛与水石融为一体。
  • 殷勤:热情周到。

翻译

来自蓟北的文学才子,你的才华超群绝伦。 秋天的潮声唤起了离别的梦,夜晚的月色似乎在挽留你。 长江三峡的壮阔仿佛吞没了秦地的树木,千峰高耸似乎能抹去楚地的云彩。 你的身体仿佛与水石融为一体,来往之间更显热情周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文学才子前往西川的情景,通过潮声、月色等自然元素,表达了离别的深情与不舍。诗中“三峡吞秦树,千峰抹楚云”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西川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才子的非凡气质。最后两句“形骸捐水石,来往更殷勤”则表达了与才子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殷切期待。

钱惟善

元钱塘人,字思复,号曲江居士。顺帝至正元年,省试《罗刹江赋》,时锁院三千人,独惟善据枚乘《七发》,辨钱塘江为曲江,由是得名。官副提举。张士诚据吴,弃官。既殁,与杨维桢、陆居仁同葬干山,人称三高士墓。有《江月松风集》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