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二首

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馀楼台。 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 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门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 颠狂:形容风势猛烈,无拘无束。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寒劫灰:指寒冷的灰烬,比喻荒凉的景象。
  • 丹碧窟:指色彩鲜艳的建筑群。
  • 九辀烛龙:神话中的神兽,九辀指其多足,烛龙能吐火照明。
  • 六尺海鸱:传说中的大鸟,六尺指其体型巨大,海鸱即海雕。
  • 金谷:指晋代富豪石崇的金谷园,后泛指富贵繁华之地。
  • 惆怅:形容心情失落、忧郁。
  • 东门归去来:指归隐或归家的意思。

翻译

春风狂野地席卷大地,吹动了江城那寒冷的灰烬。 江城中有千家色彩斑斓的建筑,转眼间却不见了楼台的踪影。 神话中的九辀烛龙竟为你而终,传说中的六尺海鸱又在哪里呢? 平原上已无人烟,金谷园的繁华也已散尽,我心情忧郁地向东门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风狂野、江城变迁的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意蕴和深度。整体语言风格古朴典雅,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卖文为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