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岁暮答张常侍
长蛇惊赴壑,逸骑渴奔泉。
岁月亦如是,吾生复何言。
容鬓久已衰,矧兹忧虑繁。
俯仰念今昔,其能免厥愆。
老马犹伏枥,鸟倦尚归山。
我来东海上,十载不知还。
竟如庭下柏,受此蔓草缠。
枝叶日已固,何有挺出年。
人生无定在,形迹凭化迁。
请弃悠悠谈,有酒且陶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骑:疾驰的马。
- 矧(shěn):何况。
- 俯仰:比喻时间短暂。
- 厥愆:其过失。
- 伏枥:指马在马槽边休息,比喻老年或退隐。
- 化迁:自然的变化迁移。
翻译
长蛇惊慌地奔向沟壑,疾驰的马渴求奔向泉水。岁月也像这样匆匆流逝,我的生命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容颜和鬓发早已衰老,何况心中忧虑重重。在短暂的时间里感念今昔,又怎能避免过失呢?老马仍然在马槽边休息,鸟儿疲倦了也回到山中。我来到东海之滨,十年过去了还未曾回去。最终就像庭院下的柏树,被蔓草紧紧缠绕。枝叶日益茂盛,哪还有挺拔的年岁。人生没有固定的所在,形迹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请放弃那些无谓的闲谈,有酒就尽情享受吧。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长蛇、逸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容鬓久已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而“老马犹伏枥,鸟倦尚归山”则以寓言的形式,暗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请弃悠悠谈,有酒且陶然”作结,倡导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