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下对雨有怀天渊老禅

· 戴良
空濛暗遥甸,淅沥响高树。 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 潇潇孤兴发,望望寒川暮。 念与道人期,云深不知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空濛(méng):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暗遥甸:遥远的草地显得阴暗。
  • 淅沥(xī lì):形容雨声细碎。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乍萦:忽然缠绕。
  • 林表:树林的表面。
  • 重湖:连绵的湖泊。
  • 潇潇:形容风雨声。
  • 孤兴发:孤独的情感被激发。
  • 望望:远望的样子。
  • 寒川:寒冷的河流。
  • 道人:指僧人。
  • 云深不知处:云雾深处,不知道具体位置。

翻译

雾气弥漫在遥远的草地,雨声淅沥在高大的树木间。 雨丝忽然缠绕在树林表面,又洒向连绵的湖泊。 风雨声中,孤独的情感被激发,远望寒冷的河流在暮色中。 想起与僧人的约定,但云雾深处,不知道他的具体位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雨中的景色与情感,通过“空濛”、“淅沥”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雨天的氛围。诗中“乍萦林表来,复洒重湖去”巧妙地描绘了雨丝的动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后两句抒发了孤独与思念之情,与雨景交织,营造出一种淡雅而略带忧郁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捕捉和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戴良

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3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