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偶题二十二韵
削迹边山邑,投身傍海城。
驱驰悲世事,出处愧家声。
学术元求志,文章岂为名。
前涂迷轨辙,末路玷簪缨。
藩国羁疏冗,衣冠备老成。
乾纲遭久紊,坤轴值旋倾。
朋旧千家泪,妻孥两地情。
风尘齐国往,雨雪海乡行。
纪晋惭陶令,依刘误祢衡。
世偏欺逆旅,天亦薄遗氓。
陋巷栖颜阖,穷涂哭步兵。
桐君方避姓,越客岂通盟。
壮节双寒鬓,生涯一短檠。
道宁随世屈,身自向人轻。
弧矢乖前志,干戈送此生。
何心归故里,浪迹寄遥程。
妇怨怜苏子,男婚忆子平。
携家期浩荡,逐食岁峥嵘。
云海望中白,雪山愁畔清。
寒天催日短,穷腊逼年更。
感激芳时谢,凄凉老思惊。
客窗歌一曲,涕泗下纵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削迹:隐居。
- 边山邑:边远的小城镇。
- 投身:投身于。
- 傍海城:靠近海的城市。
- 驱驰:奔波劳碌。
- 出处:出仕与隐居。
- 家声:家族的名声。
- 学术:学问。
- 元求志:原本追求的是志向。
- 文章:文学作品。
- 前涂:前路。
- 迷轨辙:迷失方向。
- 末路:晚年。
- 玷簪缨:玷污了官职。
- 藩国:诸侯国。
- 羁疏冗:羁绊和繁琐。
- 衣冠:指士大夫。
- 老成:成熟稳重。
- 乾纲:天道。
- 坤轴:地道。
- 朋旧:朋友和旧识。
- 妻孥:妻子和儿女。
- 风尘:旅途的艰辛。
- 雨雪:恶劣的天气。
- 纪晋:指晋朝。
- 陶令:陶渊明。
- 依刘:依赖刘表。
- 祢衡:三国时期的文学家。
- 逆旅:旅店。
- 遗氓:遗民。
- 陋巷:简陋的巷子。
- 颜阖:战国时期的隐士。
- 穷涂:困境。
- 步兵:指阮籍。
- 桐君:指隐士。
- 越客:越地的客人。
- 壮节:壮年的气节。
- 寒鬓:白发。
- 生涯:一生。
- 短檠:短灯。
- 道:道理。
- 随世屈:随波逐流。
- 身自向人轻:自轻自贱。
- 弧矢:弓箭。
- 干戈:战争。
- 浪迹:流浪。
- 苏子:苏轼。
- 子平:指隐士。
- 浩荡:广阔。
- 峥嵘:艰难。
- 云海:云雾弥漫的海。
- 雪山:积雪的山。
- 穷腊:年末。
- 芳时:美好的时光。
- 老思惊:老年时的忧虑。
- 客窗:旅店的窗户。
- 涕泗:眼泪和鼻涕。
翻译
隐居在边远的小城镇,投身于靠近海的城市。奔波劳碌中悲叹世事,出仕与隐居都愧对家族的名声。学问原本追求的是志向,文学作品岂是为了名声。前路迷失方向,晚年玷污了官职。在诸侯国中受到羁绊和繁琐,士大夫们显得成熟稳重。天道和地道都遭遇了长久的混乱,朋友和旧识流下了千家泪,妻子和儿女两地相思。在风尘中前往齐国,在雨雪中行走在海乡。惭愧地纪念晋朝的陶渊明,依赖刘表却误了祢衡。世事常常欺压旅店中的人,天也薄待遗民。在简陋的巷子里栖身颜阖,在困境中哭泣的步兵。隐士正躲避姓氏,越地的客人岂能通盟。壮年的气节化作两鬓白发,一生只有一盏短灯。道理只能随波逐流,自轻自贱。弓箭违背了前志,战争送走了此生。何心回归故里,流浪寄居遥远的旅程。妇人的怨恨怜悯苏轼,男儿的婚事回忆隐士。带着家期待广阔,逐食岁月艰难。云海望中一片白,雪山愁畔清冷。寒天催促日短,年末逼近年更。感激美好的时光逝去,凄凉的老年忧虑惊醒。在旅店的窗户下唱歌一曲,眼泪和鼻涕纵横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戴良对世事变迁的悲叹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隐居生活与士大夫的繁华,表达了对家族名声的愧疚和对学问、文学的真正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展现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反映了元代士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