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万户西归

将军旗鼓镇西州,六诏猖狂一战收。 馀墨朝犹磨楯鼻,重环夜已附刀头。 归朝却献王褒颂,去国惟存季子裘。 醉里相逢歌按剑,沧江斜日水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诏:古代云南地区的六个部族,这里泛指云南的少数民族。
  • 馀墨:剩余的墨水。
  • 楯鼻:盾牌的把手。
  • 重环:双重的环状物,这里可能指装饰品。
  • 季子裘: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季孙氏,裘指皮衣。这里比喻简朴的生活。
  • 按剑:手按剑柄,表示警惕或准备战斗。

翻译

将军的旗帜和鼓声镇守着西州,一举平定了猖狂的六诏。 战斗结束后,盾牌上还留有未干的墨迹,夜晚刀头已附上了双重的环饰。 归朝时献上了王褒的颂词,离开国都只留下了简朴的季子裘。 醉意中相遇,我们按剑歌唱,斜阳下的沧江水悠悠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平定边疆后的归途中的情景。诗中,“将军旗鼓镇西州”展现了将军的威武之势,“六诏猖狂一战收”则体现了其战功赫赫。后两句通过对战后细节的描写,如“馀墨朝犹磨楯鼻”和“重环夜已附刀头”,生动地再现了战场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将军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在归途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战功的自豪,也有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相遇时的豪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深情。

郑元祐

元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