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 用顾东桥韵,寄史恭甫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阳羡溪:古地名,指阳羡溪水。 贤心:指有德行的人。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乡村。 王子棹:指王子船。 伯牙琴:传说中伯牙和子期的琴。 山人:隐居山林的人。 洞天:仙境。 仙台佛窟:指仙台山的佛教石窟。 端流:清澈的溪流。 岩溜:溪水在岩石间流动的声音。 策杖:拄着拐杖。 直钩:直接用鱼钩。 扁舟滆水:指乘小船泛水。
翻译
阳羡溪山美丽,我将变老,曾见过有品德的人的心境。想到这些话语如今空留,买地未能如愿,桃源乡愿再见,旧路难再寻。唏嘘人生,多少次像王子一样划船,却只能弹奏伯牙的琴。何如山中隐士,独占了烟霞,隐居在洞天深处,高卧长吟。
来到仙台山的佛窟,看着紫烟缭绕,白日升落。时常听着清澈的溪水激起玉石声,溪水在岩石间流淌发出金银般的声音。更愿意健步游览,只需拄着拐杖,直接用鱼钩就能钓鱼,不用费力敲针。何时能乘小船泛水,独自访问云林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阳羡溪山的美丽和仙台山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沧桑和无常的感慨,通过对王子、伯牙琴等传说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夏言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十年,任礼部尚书。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二十四年复原官。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 383篇诗文
夏言的其他作品
- 《 法驾导引 · 曲纪上祀方泽三阕 》 —— [ 明 ] 夏言
- 《 丹凤吟端午次周美成韵 》 —— [ 明 ] 夏言
- 《 木兰花令 其二 睡起感事 》 —— [ 明 ] 夏言
- 《 碧空月词寿周泉坡司寇六十 》 —— [ 明 ] 夏言
- 《 大江东去庚子初度,石门少傅、松皋太宰、介溪宗伯治具来贺,即席和答二阕 》 —— [ 明 ] 夏言
- 《 渔家傲 其十 题童指挥松湾别墅 》 —— [ 明 ] 夏言
- 《 沁园春 · 港口别方思道二阕 》 —— [ 明 ] 夏言
- 《 凤栖梧 寿母舅直斋先生 》 —— [ 明 ] 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