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彭举之衡阳

· 徐熥
愁折衰杨过御堤,吴门遥望楚云低。 高峰见月秋回雁,野店逢霜晓听鸡。 九派江流湓浦外,一天帆影洞庭西。 知君作客年来惯,不畏猿声日夜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衰杨:枯萎的杨柳。
  • 御堤:皇家园林中的堤岸。
  • 吴门:指苏州,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楚云:楚地的云,指湖南一带。
  • 高峰见月:在高山上看到月亮。
  • 回雁:南飞的雁群。
  • 野店:乡村小店。
  • 九派:指长江的众多支流。
  • 湓浦:即湓江,位于江西省。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作客:离家在外。
  • 猿声:猿猴的啼叫声。

翻译

我忧愁地折下枯萎的杨柳,走过皇家园林的堤岸,远远望向江南,楚地的云显得低沉。 在高山上看到月亮,秋天的雁群南飞,乡村小店遇到霜降,清晨听到鸡鸣。 长江的众多支流在湓江之外,一天的帆影在洞庭湖的西边。 知道你离家在外已经习惯,不再畏惧猿猴日夜的啼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胡彭举前往衡阳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关切与祝福。诗中“衰杨”、“楚云”等意象,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九派江流”、“一天帆影”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同时暗示了旅途的遥远与不易。结尾的“不畏猿声日夜啼”则体现了对友人坚韧性格的赞赏。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