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僮自野田携黄菊二株至轩中感而有作三首

不沾春色也秾纤,小院疏篱秘靓严。 人比孤花清入圣,天然真味淡非盐。 未须采摘供调药,为嗅馨香置近檐。 落英好护余根在,来岁还看茁玉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家僮(jiātóu):家中的仆人,家丁
秾纤(nóng xiān):形容植物柔嫩细长
疏篱(shū lí):稀疏的篱笆
靓严(jìng yán):美丽而严肃
盐(yán):这里指调味品,比喻平淡无味

翻译

家中的仆人从野田采摘了两株黄菊送到轩中,感动之下写下了三首诗。
不沾染春天的色彩,却柔嫩细长,小院里的篱笆稀疏,美丽而严肃。人们与这孤花相比,清新如入圣地,这种天然的真味,淡得不需要调味品。不需要采摘它来熬药,只需闻其香气就足够,将它放在近檐处。它的花瓣飘落,我好好地保护着它的根,明年再看,它会茁壮成玉一般尖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家中的仆人从野外采摘黄菊送到轩中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珍惜之情。诗中通过对黄菊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平凡之物的赞美和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清新脱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