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汝高振狂伯孺过宿山斋时汝高将赴阙

· 徐熥
西风摇落正秋天,相对空山意惘然。 竹里孤灯消永夜,镜中华发感流年。 寒蛩古砌啼凉月,小犬疏林吠暝烟。 只恐心期隔霄汉,岂能长向白云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落:凋零,落下。
  • 意惘然:心情迷茫,无所适从。
  • 孤灯:孤单的灯光。
  • 永夜:长夜。
  • 华发:白发。
  • 流年:流逝的岁月。
  • 寒蛩:秋天的蟋蟀。
  • 凉月:秋夜的月亮。
  • 小犬:小狗。
  • 暝烟:黄昏时的烟雾。
  •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约定。
  • 霄汉:天空。
  • 白云眠: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秋天的西风使万物凋零,正是秋天,我们相对而坐在空旷的山中,心情迷茫无所适从。 在竹林中,孤灯照亮了漫长的夜晚,镜中的白发让我感叹流逝的岁月。 古墙边的蟋蟀在凉月下啼鸣,小狗在稀疏的林间对着黄昏的烟雾吠叫。 只怕心中的期望与现实的距离如同天空一般遥远,怎能长久地过着隐居的生活,与白云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山斋的孤寂景象,通过西风、孤灯、华发等意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寒蛩古砌啼凉月,小犬疏林吠暝烟”以动衬静,增强了秋夜的凄凉氛围。结尾“只恐心期隔霄汉,岂能长向白云眠”抒发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矛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