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浪沙歌

东海波翻白日动,秦仇慷慨天门恸。仓海先生矢报韩,博浪沙头风雨阑。 祖龙日观登封还,金泥玉简嵩高山。道遇沙中鼓椎者,副车诀裂龙旗下。 此时一呼乾坤震,大索十日神龙隐。秦亡朱组系子婴,三户复死韩王成。 芒砀五云天子气,遇留风雨蛟龙意。垓下乌骓楚霸王,镐池白璧秦皇帝。 嗟乎哉,大仇既报奇功收,拂衣愿从赤松游。英风飒爽满天地,素书三卷在人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博浪沙(bó làng shā):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一带。 秦仇(qín chóu):指秦国的仇敌。 天门(tiān mén):指天门山,位于湖北省荆门市。 仓海先生(cāng hǎi xiān shēng):指李白,字太白,唐代著名诗人。 登封(dēng fēng):指登封山,位于河南省郑州市。 金泥玉简(jīn ní yù jiǎn):指珍贵的金砂泥和玉简。 鼓椎者(gǔ zhuī zhě):指击鼓的人。 副车(fù chē):指副车的人。 诀裂(jué liè):指分裂。 龙旗(lóng qí):指龙形的旗帜。 乾坤(qián kūn):指天地。 大索(dà suǒ):指大索道,古代道教术语。 神龙(shén lóng):指神秘的龙。 朱组(zhū zǔ):指朱家。 子婴(zǐ yīng):指项羽,字仲。 芒砀(máng dàng):古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新乡市一带。 乌骓(wū zhuī):指项羽的战马。 楚霸王(chǔ bà wáng):指项羽。 镐池(hào chí):指咸阳宫的池塘。 白璧(bái bì):指白色的玉石。

翻译

波涛汹涌的东海在阳光下泛起白色浪花,秦国的仇敌悲愤地站在天门山上哀叹。李白在博浪沙头誓言要为韩国复仇,风雨交加。

祖龙日观登封山归来,手持金砂泥和玉简登上嵩高山。在沙漠中遇到击鼓的人,副车分裂了龙形旗帜。

这时一声呼喊震动了天地,大索道十日后神秘的龙隐匿了。秦国灭亡,朱家被俘,子婴死去,韩王成为三户之主。

芒砀之地飘着天子的气息,风雨中留下蛟龙的意志。垓下的乌骓是楚国霸主项羽的战马,镐池中的白玉石是秦始皇的宝物。

唉哟,大仇得以报复,英勇的事迹被传颂,我愿意拂去尘埃,随风游走在赤松之间。英雄的风采遍布天地,他的事迹被载入史书,流传于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气概和悲壮场面,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悲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感情色彩。同时,诗中对历史事件的描写也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古代英雄的风采和悲壮,体现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敬仰。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华亭人。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 身后留有妻子钱秦篆、女儿以及遗腹子,出世后夭折, 家绝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于松江区小昆山镇荡湾村华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