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县陈令公应朝

朝天此去笋为班,云拥征车不可攀。 人自楚才操白雪,官从吴苑领青山。 绾铜花县窥潘鬓,辑玉枫宸识舜颜。 解道延英还赐对,察眉宁惜吁民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县:吴郡,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 陈令公:指陈令公,陈是姓,令公是官职名,表示对方的尊称。
  • (sǔn):竹子的嫩芽。
  • :这里指竹子的一种。
  • 楚才:指楚国的才士,楚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 操白雪:指善于写作,文采出众。
  • 吴苑:吴郡的园林。
  • (wǎn):缠绕。
  • 铜花:古代一种装饰品。
  • 潘鬓:指女子的美丽发鬓。
  • (jí):整理。
  • 枫宸:指帝王的宫殿。
  • 舜颜:指舜帝的容颜。
  • 解道:指明白道理。
  • 延英:指延请贤才。
  • 察眉:指观察眉眼神情。
  • 宁惜:不舍得。

翻译

送吴县陈令公回朝 朝天去的路上,竹子的嫩芽排成班列,云雾围绕着征车,无法攀援。 这位人才出众的楚国才子,身为官员,从吴郡的园林领着青山。 缠绕着铜花的装饰品窥视着女子美丽的发鬓,整理着玉制的宫殿,认识舜帝的容颜。 明白道理后,延请贤才回来赐予对答,观察眉眼神情,宁愿不舍得呼吁民众的艰难处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楚国才子送别陈令公回朝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风采和情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才子的赞美和对时局的关注,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抱负。整体氛围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孙继皋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