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徽录十韵

汉代君家盛绝伦,明时奕叶远逾新。 一完白璧生庭玉,两获元珠擅席珍。 出应祯祥同凤览,诞繇仁厚并麟振。 积书早信儿能读,断织尝愁母见嗔。 弓冶相承蒙泽永,埙篪迭奏此情真。 衔鳣座上儒风古,扰雉田间吏术淳。 即墨不封翻是罪,原思何病但宜贫。 瞻云洒泪悲空罍,倾日怀丹叹穫薪。 丘壑尚堪容故我,耕樵总不愧前人。 天心倘在偏衡虑,世路难知漫怆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先徽(xiān huī):指汉代著名的书法家先徽。 璧(bì):古代一种玉器,圆形,平坦,有孔。 庭玉:指庭院中的玉器。 元珠:珍贵的珠宝。 祯祥(zhēn xiáng):吉祥的征兆。 繇(yóu):命运。 麟(lín):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埙篪(xūn chí):古代的一种乐器。 鳣(zhān):一种鱼。 雉(zhì):一种鸟。 即墨:地名,古代的一个国家。 罍(léi):古代盛酒的器皿。 丹叹:形容悲伤时的叹息。 穫薪(huò xīn):指劳作获得的柴草。

翻译

题目是《先徽录十首诗》 汉代的君王家族昌盛无比,他们的明朝比起旧时更加辉煌。 一块完美的白玉璧在庭院里闪耀,两颗珍贵的元珠摆放在宝座上。 他们的出生就像是祥瑞凤凰一样,他们的诞生就像是仁厚的麒麟一样威严。 他们从小就能读书,从小就能织布,即使母亲有时生气也不会责备。 弓箭和铁匠的技艺代代相传,音乐器乐此起彼伏,展现着真挚的情感。 座上的人们谈论着古代的儒家风范,田间的人们忙碌着朴实的农事。 即使在即墨这个地方也不会被封赏,原因是他们认为贫穷并非疾病。 眺望着天空,泪水洒落在空空的酒罍上,夕阳西下时,怀着悲伤的心情叹息着收获柴草。 山川依旧容纳着我们的故事,耕耘和樵采的工作永不辜负先人的努力。 如果上天的心思真的在偏向某一方,人生的道路又何尽可知,只能黯然神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代君王家族的辉煌和兴盛,通过对君王家族的生活和品德的赞美,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风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白玉璧、元珠、凤凰、麒麟等,突出了君王家族的尊贵和祥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贫穷的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君王家族的赞美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孙传庭

孙传庭

明代州振武卫人,字伯雅,一说字百雅,号白谷。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永城知县,以才调商丘。天启中,历吏部主事、郎中。魏忠贤乱政,乞归。崇祯八年,由验封郎中超迁顺天府丞。陕西农民军势盛,地方人谓巡抚庸懦,乃推边才用传庭。次年赴抚陕。在任严征发期会,一切以军法办事,擒杀高迎祥、蝎子块(拓养坤)等。与本兵杨嗣昌之议不合,遂相矛盾。十一年,与曹变蛟大破李自成。关中无战事。旋以清兵入畿辅,被召入卫,要求见帝面陈大计。为杨嗣昌所诬,下狱。十五年,陕督汪乔年败死,开封危急,乃起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以朝命促战,出兵河南,败于郏县。还陕后,备战练兵。明年加尚书,称督师。复以朝命促战,不得已而出兵,败于汝州,退至潼关而死。谥忠靖。有《白谷集》、《鉴劳录》。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