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分祀孔庙作

后圣礼先师,斯文今在兹。 将陈百官富,讵止一牢祠。 入室瞻遗器,圜桥展盛仪。 乐堪三月听,奠想两楹时。 执鬯元公肃,捧璋髦士宜。 鄙儒叨小相,端甫奉前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斯文:指圣贤的文化遗产。
  • 将陈:展示、陈列。
  • 牢祠:祭祀的场所。
  • 圜桥:圆形的桥,指祭祀场所的布局。
  • :祭祀时候的动作。
  • 执鬯:执着酒的器皿。
  • 元公:指孔子。
  • :古代的一种玉器。
  • 髦士:指有才德的士人。
  • 鄙儒:谦称自己为不足道的儒者。
  • 端甫:指自己。

翻译

奉命前去孔庙祭祀,如今圣贤的文化遗产仍然传承在这里。展示百官的富贵,难道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祭祀场所吗?走进殿宇,仰望着留存下来的文物,祭祀场所的布局体现着盛大的仪式。音乐动听,仿佛置身于三月的美好时光,祭奠时回想起古代的盛世。手持着酒器,肃穆地祭奠着孔子,士人们端庄地捧着玉器。谦卑的儒者们,虽然微不足道,但仍恪守着前人的规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奉命前去孔庙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对圣贤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展现了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诗中用词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