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王右丞书堂二首

澄潭昔卧龙,章句世为宗。 独步声名在,千岩水石空。 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 后学攀遗址,秋山闻草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潭:清澈的潭水。
  • 卧龙: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 章句:诗文的章节和句子,这里指王右丞的诗文。
  • 世为宗:世代被尊崇为宗师。
  • 独步:独一无二,无人能比。
  • 声名:名声,名誉。
  • 千岩:众多的山岩。
  • 水石空:水石之间空旷无人。
  • 悲灌木:在灌木丛中悲鸣。
  • :哀悼,凭吊。
  • 清风:清新的风。
  • 后学:后来的学者或学习者。
  • 攀遗址:攀登、探访旧址。
  • 秋山:秋天的山。
  • 草虫:草丛中的昆虫。

翻译

清澈的潭水旁,曾有隐居的杰出人才,他的诗文世代被尊崇为宗师。他声名远扬,无人能比,如今千岩之间水石空旷,已无人迹。野外的禽鸟在灌木丛中悲鸣,落日下,清风中,似乎在哀悼着什么。后来的学者们攀登探访这些旧址,秋天的山中,可以听到草丛中昆虫的鸣叫。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右丞书堂遗址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杰出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澄潭昔卧龙”一句,既描绘了环境,又隐喻了王右丞的非凡才华。后文通过“野禽悲灌木,落日吊清风”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怀旧的氛围。最后两句则反映了后人对于前贤的追思和学习,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储嗣宗

唐人。宣宗大中进士。与顾非熊相结好,以诗著名。有集。 ► 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