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京城亲友二首

· 韩偓
相思凡几日,日欲咏离衿。 直得吟成病,终难状此心。 解衣悲缓带,搔首闷遗簪。 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离衿(lí jīn):离别的衣襟,比喻离别。
  • 直得:直到。
  • 解衣:脱下衣服,这里指因忧愁而身体消瘦。
  • 缓带:宽松的衣带,形容身体消瘦。
  • 搔首:抓头,挠发,形容焦虑不安的样子。
  • 闷遗簪:因忧愁而丢失了发簪,形容心烦意乱。
  • 西岭:西边的山岭。
  • 潜疑:暗自怀疑。
  • 故林:旧时的林园,比喻故乡或旧地。

翻译

思念你已有数日,日子似乎都在为离别而吟咏。 直到吟咏成病,终究难以表达这份心情。 脱下衣服,因消瘦而感到悲伤,抓头挠发,心烦意乱到丢失了发簪。 西边的山岭外,斜阳之下,我暗自怀疑那是否是我旧时的林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京城亲友的深切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心情。诗中,“离衿”、“解衣”、“缓带”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消瘦的身体状态,“搔首”、“闷遗簪”则生动地表现了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结尾的“西岭斜阳外,潜疑是故林”则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友的思念之情,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