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指佛教中的斋戒,即在特定时间内禁食肉类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以净化身心。
- 实相: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真相,与表象相对。
- 持:遵守,坚持。
- 败坏:指事物的衰败和毁坏。
- 无常:佛教术语,指一切事物都是短暂和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 三界:佛教中的概念,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众生居住的三个层次。
翻译
斋戒必须基于实相,戒律也必须基于实相。 如果只是形式上遵守斋戒,最终只会导致衰败。 衰败是不可避免的无常,从哪里能逃脱三界的束缚呢?
赏析
这首诗偈强调了佛教修行中实相的重要性。诗人庞蕴指出,真正的斋戒和戒律应当基于对事物真实本质的理解,而非仅仅形式上的遵守。如果修行者只是机械地遵循斋戒,而不理解其背后的实相,那么最终的修行成果将会是虚幻的,无法达到真正的解脱。诗中提到的“败坏”和“无常”揭示了世间万物的本质,即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因此,诗人提醒修行者,要想真正超越三界的束缚,必须深入理解实相,从而达到心灵的真正净化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