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红儿诗

· 罗虬
栀子同心裛露垂,折来深恐没人知。 花前醉客频相问,不赠红儿赠阿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栀子(zhī zǐ):一种植物,其花白色,有香气,常用来比喻美丽。
  • 同心:指栀子花的果实,形状像心,寓意同心协力或心心相印。
  • 裛露(yì lù):沾湿露水。
  • 醉客:醉酒的人。
  • 红儿:此处可能指一个名叫红儿的女子,也可能是泛指美丽的女子。

翻译

栀子花带着同心果实的形状,沾湿了露水垂下来,我折下它来,深怕没有人知道它的美。在花前,醉酒的客人频频问我,如果不把这花赠给红儿,那还能赠给谁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栀子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珍视和对特定人物的深情。诗中“栀子同心裛露垂”描绘了栀子花的美丽和纯洁,而“折来深恐没人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份美的珍视和渴望分享的心情。后两句通过醉客的询问,巧妙地将栀子花与“红儿”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心中对“红儿”的特别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温馨的气息。

罗虬

唐台州人。懿宗咸通中,与罗邺、罗隐齐名,时号三罗。累举不第。僖宗广明以后,为鄜州李孝恭从事。传有妓杜红儿,善音声,虬请歌,不答。虬怒,拂衣而起,诘旦手刃之。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艳才德者,作绝句百篇,以比红儿,号《比红儿》诗,当时盛传。 ► 103篇诗文

罗虬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