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群赠簟

· 韩愈
蕲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瑰奇。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体坚色净又藏节,尽眼凝滑无瑕疵。 法曹贫贱众所易,腰腹空大何能为。 自从五月困暑湿,如坐深甑遭蒸炊。 手磨袖拂心语口,慢肤多汗真相宜。 日暮归来独惆怅,有卖直欲倾家资。 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 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 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 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 明珠青玉不足报,赠子相好无时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蕲州:地名,今湖北省蕲春县。
  • 笛竹:一种优质的竹子,适合制作笛子。
  • 瑰奇:珍贵奇特。
  • 黄琉璃:形容簟(竹席)的颜色和光泽。
  • 法曹:古代官名,这里指韩愈自己。
  •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 蒸炊:蒸煮。
  • 慢肤:松弛的皮肤。
  • 真相宜:真正适合。
  • 含风漪:形容竹席带来的凉风。
  • 青蝇侧翅:青蝇侧身躲避,形容竹席的凉爽。
  • 蚤虱:跳蚤和虱子。
  • 清飙:清凉的风。
  • 炎曦:炎热的阳光。

翻译

蕲州的笛竹天下闻名,郑君所珍藏的更是珍贵奇特。 他带着竹席来到白天不能躺下,整个府中的人都争相观看这黄色的琉璃般光泽的竹席。 这竹席质地坚硬,颜色纯净,还隐藏着竹节,看上去光滑无瑕。 我这个法曹虽然贫贱,但大家都知道我容易相处,腰腹虽大,又有何用? 自从五月以来,我因暑湿困扰,感觉像是坐在深甑中被蒸煮。 我用手磨擦,用袖子擦拭,心里想着,皮肤松弛多汗,这真是适合我。 日暮时分,我独自归来,感到惆怅,如果有卖竹席的,我愿意倾家荡产去买。 谁知道我的老朋友了解我的心意,送来了八尺长的竹席,带着凉风。 我叫仆人打扫地面,准备铺开竹席,光彩照耀,让孩子们都感到惊讶。 青蝇侧身躲避,跳蚤和虱子也纷纷避开,清凉的风似乎在吹拂。 我躺下后感到百病痊愈,甚至希望天气永远炎热。 明珠和青玉都不足以报答,赠送给你的这份友谊永远不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韩愈对郑群赠送的蕲州笛竹制成的竹席的珍视和感激。诗中,韩愈通过对竹席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珍贵和凉爽的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份礼物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通过对竹席的赞美,间接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之情。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