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

· 韩偓
厌闻趋竞喜闲居,自种芜菁亦自锄。 麋鹿跳梁忧触拨,鹰鹯搏击恐粗疏。 拙谋却为多循理,所短深惭尽信书。 刀尺不亏绳墨在,莫疑张翰恋鲈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趋竞:指追逐名利。
  • 芜菁:一种蔬菜,这里指自己种植的蔬菜。
  • 麋鹿跳梁:比喻小人的轻举妄动。
  • 触拨:触犯,干扰。
  • 鹰鹯搏击:比喻激烈的斗争。
  • 粗疏:疏忽,不周到。
  • 拙谋:笨拙的计谋。
  • 循理:遵循道理。
  • 所短:缺点,不足之处。
  • 信书:指书本知识。
  • 刀尺不亏绳墨在:比喻做事有规矩,不偏离正道。
  • 张翰恋鲈鱼:张翰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隐,这里比喻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翻译

我厌倦了追逐名利的喧嚣,喜欢闲适地居住,自己种植芜菁,也自己锄地。 小人的轻举妄动让我担忧,激烈的斗争让我害怕疏忽。 我的笨拙计谋是因为我多遵循道理,我的不足让我深感惭愧,因为我过于依赖书本知识。 做事有规矩,不偏离正道,不要怀疑我对自然的向往,就像张翰恋鲈鱼一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厌闻趋竞喜闲居”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追逐名利的反感,以及对闲居生活的喜爱。后文通过“麋鹿跳梁”和“鹰鹯搏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俗的纷扰和斗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以“刀尺不亏绳墨在”来表明自己做事的原则,并以“张翰恋鲈鱼”来比喻自己对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深情。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