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二首其一
晨登凉风台,暮走邯郸道。
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
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
稼穑既殄绝,川泽复枯槁。
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曜灵(yào líng): 指太阳。
- 赫烈: 炎热炽烈。
- 北集燕: 向北集结于燕地。燕,古代地名,大致在今河北、辽宁一带。
- 西居镐(hào): 西住在镐京。镐京,西周都城,在今陕西西安西南。
- 役州县: 在州县服劳役。
- 事征讨: 从事征战讨伐之事。
- 稼穑(jià sè):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生产。
- 殄绝(tiǎn jué): 灭绝。
- 枯槁: 干涸,枯萎。
- 旷哉: 开阔旷达的样子。
- 商山皓: 指商山四皓,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的四位隐士。
翻译
清晨登上凉风台,傍晚行走在邯郸道上。太阳是多么炽热,四野看不到一片青草。大军向北集结在燕地,天子则西居镐京。妇女在州县服劳役,男子都去参加征讨。老人和小孩无奈分离,从早到晚哭泣不停。农业生产已经灭绝,河流湖泊也变得干涸枯萎。还是远远抛开这些忧愁吧,像商山四皓那样归隐才是明智之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景象。开篇描绘了诗人一天的行踪,展现出一幅日常的生活画面,而“曜灵何赫烈,四野无青草”则暗示了当时酷热干旱的恶劣环境,也隐喻社会的艰难。“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点明社会的背景,战争的局势使得社会秩序大乱。紧接着描述了妇人服劳役、丁男出征的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老幼分离、哭声不断的悲惨场景,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苦难。“稼穑既殄绝,川泽复枯槁”进一步强调了对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后诗人说“旷哉远此忧,冥冥商山皓”,表达了对这种乱象的无奈,渴望像商山四皓那样远离尘世,以归隐来摆脱这种痛苦与烦忧。整首诗语言质朴,通过鲜明的场景描写和直白的叙事,有力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悲惨境遇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