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柳

地尽江南戍,山分桂北林。 火云三月合,石路九疑深。 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 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ù):边防驻军的城堡。
  • 火云:形容夏日云彩如火,热气蒸腾。
  • 九疑:形容道路曲折深邃,疑为九曲。
  • 暗谷:幽暗的山谷。
  • 危桥:高悬或不稳固的桥梁。
  • 羁魂:旅途中的心神,比喻旅途的孤独和不安。
  • 猿吟:猿猴的叫声,常用来形容凄凉或思乡之情。

翻译

边防城堡将江南的土地守护至尽头,山峦在桂北的林间分隔开来。 三月的天空中,云彩如火般炽热,石路曲折深邃,仿佛有九个疑点。 幽暗的山谷随着风声悄然经过,高悬的桥梁上,我与鸟儿一同寻找出路。 旅途中的心神愁苦至极,再也无心等待猿猴的凄凉吟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通过“火云”、“石路九疑深”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旅途的炎热与曲折。诗中的“暗谷随风过,危桥共鸟寻”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映射内心的迷茫与不安。结尾的“羁魂愁似绝,不复待猿吟”深刻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戴叔伦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验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