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 韩偓
绣裙斜立正销魂,侍女移灯掩殿门。 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绣裙:绣有花纹的裙子,这里指宫女或妃子的服饰。
  • 斜立:斜靠着站立,形容姿态慵懒或忧郁。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思念,使人心神不宁。
  • 侍女:在宫中侍候主人的女仆。
  • 移灯:移动灯盏,准备熄灯就寝。
  • 掩殿门:关闭宫殿的大门。
  • 花著雨:花儿被雨水打湿。
  • 应自:应该自然地。
  • 怨黄昏:怨恨黄昏的到来,因为黄昏常常象征着离别和寂寞。

翻译

绣着花纹的裙子斜斜地挂着,她正沉浸在极度的悲伤之中,侍女们移动着灯盏,缓缓地关闭了宫殿的大门。燕子没有飞来,花儿被雨水打湿,春风似乎也在黄昏时分自然地流露出怨恨之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宫廷女子在黄昏时分的孤独和忧郁。诗中“绣裙斜立正销魂”一句,通过服饰的细节和“销魂”一词,生动地表现了女子的悲伤情绪。后两句“燕子不来花著雨,春风应自怨黄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使读者能感受到女子内心的孤寂和对黄昏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宫廷女子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