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州新驿赠刺史

· 韩偓
贤侯新换古长亭,先定心机指顾成。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萍蓬到此销离恨,燕雀飞来带喜声。 却笑昔贤交易极,一开东閤便垂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隰州(xí zhōu):古代地名,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县一带。
  • 贤侯:对地方官的尊称。
  • 新换:新近更换。
  • 古长亭:古代的长亭,常用于送别。
  • 心机:心思,计谋。
  • 指顾成:一指一顾之间就能成功,形容办事迅速。
  • 高义:高尚的品德或行为。
  • 秦逐客:指被秦国驱逐的客卿,这里比喻被贬或流放的人。
  • 旷怀:宽广的胸怀。
  • 鲁诸生:指鲁国的学者,这里泛指有学问的人。
  • 萍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离恨:离别的怨恨。
  • 燕雀:小鸟,比喻平凡的人。
  • 喜声:好消息的声音。
  • 昔贤:古代的贤人。
  • 交易极:指交往非常广泛。
  • 东閤(gé):东边的阁楼,这里指官邸。
  • 垂名:留名,指名声远扬。

翻译

贤明的刺史新近更换了古长亭,他心思敏捷,一指一顾之间就能成功。他的高尚行为尽数招揽了被秦国驱逐的客卿,他的宽广胸怀也接纳了鲁国的诸生。漂泊到这里,离别的怨恨得以消解,燕雀飞来,带来了喜讯的声音。却笑古代的贤人交往广泛,一旦开启东边的官邸,便名声远扬。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一位新任刺史的贤能与胸怀。诗中,“贤侯新换古长亭”一句,既点明了刺史的新任,又通过“古长亭”暗示了其历史悠久和重要性。后文通过“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展现了刺史的高尚品德和宽广胸怀,能够接纳各种人才。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古代贤人的交往,突出了刺史的卓越,预示其名声将远扬。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刺史的敬佩之情。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