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三首
顾兔蚀残月,幽光不如星。
女儿晚事夫,颜色同秋萤。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
燕歌易水怨,剑舞蛟龙腥。
风折连枝树,水翻无蒂萍。
立身多门户,何必燕山铭。
生世不如鸟,双双比翼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顾兔:指月亮。古代传说月中有兔。
- 蚀:侵蚀,这里指月亮逐渐消失。
- 幽光:微弱的光。
- 晚事夫:晚婚,指女子晚些时候才嫁人。
- 颜色:容貌,面色。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比喻微弱的光。
- 边马思:边疆的马思念家乡。
- 不遑宁:没有空闲安宁。
- 燕歌:古代燕地的歌曲,多表达悲壮之情。
- 易水:河名,位于今河北省,古代常有悲壮故事发生。
- 剑舞:舞剑,这里指武士的剑舞。
- 蛟龙腥:蛟龙留下的腥味,比喻战争的残酷。
- 连枝树:连在一起的树枝,比喻亲密无间的关系。
- 无蒂萍:没有根的浮萍,比喻漂泊无依。
- 立身:安身立命。
- 多门户:多种途径或方式。
- 燕山铭:燕山上的铭文,这里指功名。
- 比翼翎:比翼鸟的翅膀,比喻夫妻或情侣双宿双飞。
翻译
月亮中的兔子侵蚀着残月,那微弱的光芒甚至不如星星明亮。女子晚些时候才嫁人,她们的容颜如同秋天的萤火虫一样暗淡。秋日里,边疆的马儿思念家乡,武士们也没有片刻安宁。燕地的歌曲在易水边响起,充满了悲壮与怨恨,武士们的剑舞带着蛟龙般的腥风。风折断了连在一起的树枝,水面上翻滚着无根的浮萍。安身立命有多种途径,何必非要追求燕山上的功名。人生在世,还不如鸟儿,它们可以双双比翼,自由飞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顾兔蚀残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秋萤”和“无蒂萍”则分别比喻了女子的容颜和人生的漂泊无依。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真挚情感的向往,认为人生应如鸟儿般自由飞翔,而不应被功名利禄所束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