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赠一二同幕

· 韩翃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 曾是信陵门下客,两回相吊不胜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营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处军营附近的河流。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军旗,用以指挥或开道。
  • 吹角:吹响号角,古代军中用以传递信号或激励士气。
  • 鸣鼙:敲响战鼓,鼙(pí),古代军中用的小鼓。
  • 信陵:指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的贵族,以养士著称,门下有许多食客。
  • 相吊:互相慰问,表达哀悼之情。

翻译

在五营河畔,军旗列列,日暮时分,号角与战鼓齐鸣。 我曾是信陵君门下的食客,如今两度回到这里,相互慰问,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军营傍晚的景象,通过“列旌旗”、“吹角鸣鼙”等生动细节,展现了军旅生活的紧张与肃穆。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悲感,以“信陵门下客”自比,表达了对逝去荣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韩翃诗歌的典型风格。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