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赵子

· 韩愈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馀。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 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 蚌蠃鱼鳖虫,瞿瞿以狙狙。 识一已忘十,大同细自殊。 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 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揭阳:地名,今广东省揭阳市。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长安。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
  • 簸弄:玩弄,摆弄。
  • 明月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 宜春:地名,今江西省宜春市。
  • 奚为:为何。
  • 纷如:纷乱的样子。
  • 幽子:隐士。
  • :改变。
  • 龙虾:这里指海中的生物。
  • 牙须:比喻力量或地位。
  • 蚌蠃鱼鳖虫:各种水生动物。
  • 瞿瞿以狙狙:形容警惕和机警的样子。
  • 大同细自殊:大体相同,细节上有所不同。
  • 谢除:过去,流逝。
  • 有图:有计划或目的。
  • 一理区:一概而论。

翻译

我被迁到揭阳,你比我先到揭阳居住。揭阳距离京城长安,路程有万里之遥。没想到在这个小城郭中,有你这样的朋友可以一起娱乐。我们心境平和,行为高尚,共同爱好诗书。在南海之南舞动,玩弄着珍贵的明月珠。当我被迁到宜春时,想要带你一同前往。你摇头笑着说,我难道不满足吗?又何必在南北之间来回奔波,生活纷乱无序。在海中的诸山中,隐士颇有一些。我们约定一起观看风涛,这个约定已经很久了,不可改变。我也曾怀疑龙虾,究竟谁的力量或地位更雄厚。各种水生动物,都显得警惕和机警。认识一个事物就忘记了十个,大体相同,细节上有所不同。想要深入探究,但时间岁月不断流逝。现在你南来北往,难道不是也有你的计划吗?人心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应该各自从事自己的事务,不必相互比较贤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与友人在揭阳的相聚和离别,展现了两人共同的兴趣和追求。同时,通过对海中生物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复杂和多样性。最后,诗人提出人心不同,不可一概而论的观点,强调了个人追求和独立性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