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镜篇

杨家宝镜雕匣藏,玄锡白旃发好光。 夜月团团绝纤翳,秋潭炯炯生寒芒。 当时精金曾百鍊,背纹铸出双凤凰。 凤凰联辉碧玉里,二雏鼓翼同翱翔。 厌胜回文虫篆小,带叶疏花合昏绕。 细如洮石红如沙,几世传来得称宝。 中有文龟窾窍深,綵丝作线结同心。 杨妇晨妆照颜色,要见两鬓霜雪侵。 不期落地竟摧折,凤碎鸾孤圆半缺。 从此晨妆不复施,坐对青灯自呜咽。 只今已老白发垂,终不取镜重铸之。 留与杨家作明鉴,半镜只此团圆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锡:一种黑色的锡,用于装饰或制作镜子。
  • 白旃:白色的毡子,可能用于包裹或保护镜子。
  • 纤翳:微小的尘埃或污点。
  • 炯炯:形容眼睛明亮。
  • 寒芒:寒冷的光芒。
  • :炼制金属的过程。
  • 厌胜:古代的一种迷信,认为某些物品可以避邪或带来好运。
  • 洮石:一种质地细腻的石头。
  • 文龟:有纹饰的龟,可能指镜背的装饰。
  • 窾窍:空洞,指镜背的装饰部分。
  • 綵丝:彩色的丝线。
  • 同心:象征团结或爱情的图案。
  • 霜雪侵:比喻岁月留下的痕迹,如白发。
  • 凤碎鸾孤:凤凰和鸾鸟都是神话中的鸟,这里指镜子的破碎。
  • 圆半缺:形容镜子破碎后的形状。

翻译

杨家的宝镜藏在雕花的匣子里,黑色的锡和白色的毡子让它发出美丽的光芒。夜晚的月光下,它没有一丝尘埃,秋天的水潭般清澈,散发着寒冷的光芒。这镜子曾经历过百次炼制,背面铸有双凤凰的图案。凤凰在碧玉般的背景中闪耀,两只小凤凰一起飞翔。它还有小小的虫形篆书和回文图案,带来好运,围绕着像洮石般细腻、像沙子般红色的花朵。几代人以来,它一直被视为宝物。

镜中还有装饰着纹饰的龟,空洞深邃,彩色的丝线编织成同心结。杨家的妇人用它来照看自己的容颜,想要看到自己两鬓的白发。但没想到镜子最终破碎了,凤凰和鸾鸟的图案碎裂,只剩下半个圆形的碎片。从此以后,妇人不再使用它来梳妆,只能对着青灯独自哭泣。现在她已经老了,白发垂肩,但她再也不想重新铸造这面镜子。她想把它留给杨家作为明鉴,半面镜子也只能这样团圆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杨家宝镜的美丽和珍贵,以及它最终破碎的悲剧,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夜月团团绝纤翳”和“秋潭炯炯生寒芒”,增强了诗的视觉和感官效果。同时,通过镜子的破碎,诗人也隐喻了人生的不完美和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 3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