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青年出仕奉明君,老去投簪卧白云。 千载周颙风致在,北山先自错移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
  • 杂咏:随意地吟咏。
  • 洪武:明朝朱元璋的年号。
  • 平原:地名,这里指作者的家乡。
  • 投簪:比喻弃官归隐。
  • 白云:常用来比喻隐居的生活。
  • 周颙:人名,可能是指周颙,东晋时期的隐士。
  • 风致:风度,风格。
  • 北山:山名,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错移文:错误的迁移或改变。

翻译

年轻时出仕为官侍奉明君,年老后弃官归隐,安卧在白云之间。千年来周颙的风度依旧存在,北山的先人却已经错误地迁移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孙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回顾。诗中,“青年出仕奉明君”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仕途经历,而“老去投簪卧白云”则展现了诗人晚年选择归隐山林的宁静生活。后两句通过对周颙风度的赞美和对北山先人迁移的遗憾,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变迁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